雜徒
一天回家時,剛好遇到新鄰居一家大小,圍坐在車庫一張大地毯上,中間有很多盤食物。他們是來自埃塞俄比亞的移民。男主人一邊忙著燒烤牛肉,一邊介紹說,除了他們夫婦,五個孩子,還有老爸,一家大小八個人,他们正預備晚餐,還邀我分享食物。
對我而言,這是一次「文化震撼」,從來沒有想過在美國,車庫可以用作飯廳。細心一想,為什麼不可以?車庫只是一個房間,通常用來停放車輛。但很多人家,包括我們,都習慣把它用作儲藏室。也有不少人,把車庫改裝成工作坊,修理各樣機器或製造各種藝術品。惠普公司 (Hewlett-Packard) 的創辦,就是於1939年發源自一個家庭車庫。蘋果電腦 (Apple) 傳說也是源於一個車庫。也有人把車庫改裝成健身室、電視廳、樂隊錄音房、原點游泳池等等。有些幾千人的基督教會,開始的時候,也是十幾個人在車庫聚會。
把車庫用作飯廳,大概只適用於在地上用餐的文化,例如中東、非洲、印度等地區。用餐時在地上鋪上地毯,中間放食物,大家圍坐,稍為講究可以加些軟墊,吃的時候用自己的手,多一個人少一個人無所謂,吃完把盤子一收,地毯一捲,車子照樣可以停進去。
吃飯用手而不用餐具,是世界上很多民族的習慣。多年前我在意大利米蘭,看過達文西「最後晚餐」的壁畫原作,那是15世紀歐洲人想像,耶穌被釘十字架前和12門徒吃逾越節晚餐的情況。坐在長餐桌旁共膳顯然是當時歐洲人的文化,而非耶穌當年的場景。但有一點我是很佩服達文西的,桌上沒有刀叉等餐具,他知道中東人用手進食的習慣。
我生長在華人文化中,小時候有親友來訪,若時間合適,母親會挽留他們吃飯,客人婉拒時,母親就說,「一點不麻煩,多一雙筷子而已。」華人文化,用餐時桌上只放筷子,若放刀子等利器,會被視為沒教养。食物都是大盆大碟放中間,大家要吃就把菜夾到自己飯碗,多一個人就多放一雙筷子,非常有彈性。
不管是圍坐地上大家用手吃食,或有桌椅用筷子,或放上盤子杯子刀叉,請人吃飯最重要是有誠意。以前我跟一位同工每隔一陣就會碰面商討事工,結束時他愛說,「什麼時候有空請你飲茶」。廣東人請飲茶,就是吃點心当中餐。可是一兩個星期後都沒有消息。經過三四次,我知道他只是說說而已。
我常提醒自己,無論是約人在外面喝杯咖啡,或答應通個電話,或挽留客人吃晚飯,必須有誠意,守信用。切勿說「多一雙筷子而已」,實際卻沒有打算请人一起吃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