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官互補

感官互補

雜徒

家裡的微波爐,安裝在爐頭上面,內含抽風機。由於比較高,若要把剩菜燒熱,自然是我負責。要判斷是否夠熱,看看有無冒煙就知道。想一想,看是視覺,感到是否夠熱是觸覺,視覺和觸覺這兩種不同的感覺,是可以互補的。

人體比較明顯的感官,有眼耳舌鼻身,分別負責視覺,聽覺,味覺,嗅覺,觸覺,人體還有二十幾種其他感覺,例如肌餓。有人在某一方面缺乏,其他身體器官就彼此幫忙,彌補不足。上世紀60年代,有一套日本電視劇,名為「盲俠座頭市」(Zatoichi), 故事主角是瞎眼的,但在武士時代,竟然能比視力正常的武士更強,出劍更快。其中一集談到他要學習造陶器,雖然看不到,還是用「心」,用觸覺,造成一個茶碗。師傅解釋要把陶碗放在窯裡燒,就要憑火的顏色,判斷熱力是否足夠。盲俠竟然在無法看到的情形,聆聽風力和柴火的聲音,用身體感受熱度,也能正確判斷。

這固然是個虛構的故事,但很多盲人的確在聽覺方面,比常人敏感,又能用手,觸摸凹凸符號 (Braille System),可以「看」書。我有一位朋友,醫學上屬於「臨床失明」,把電腦屏幕放大約5倍,才可以看到。他不但操作電腦,而且是電腦專業。另一個失明的朋友,有驚人的記性,跟他談過一次話,他會記得你的名字與聲調。這都是感官奇妙互補的實例。

現代人更能體會感官互補,我們常用的就是「感覺符號」 (emoji) ,無論是短訊電郵,看了一個符號,就能體會對方的喜怒哀樂。當然,語言是更為複雜的符號,若雙方都熟悉同一語言,幾個字或一個名詞,往往能充分表達當時的情緒。

感官之所以能互補,是基於人要表達一個意思,乃是全身配合,不但臉部神情,聲調高低快慢,音量大小,還有手勢和其他肢體動作。心裡學和醫學方面,對這些都有深入研究。有些人體反應是自然的,與神經系統有關。有些是後天基於生活的文化,從別人身上模仿,造成某社會中的人,講話表達「就是這個樣子」。

如此看來,人與人的交流,最好是當面實體的見面,這樣就能藉著各種感官接觸,彼此認識,互相溝通。萬一在某方面受限制,也能嘗試從其他感官彌補。有時候感到對方口所講的,跟其他身體「語言」似乎不一致,也可以立刻詢問澄清,減少誤會。在這個新冠病毒 (Covid-19)後的時期,有人認為避免傳染疾病,還是減少實體接觸,多用電子媒體溝通。我認為要視乎情況,若只是單方面發布信息,且是客觀事情的描述,電子媒體是比較方便。倘若需要互動,有所交流,內容牽涉情緒反應,表達感覺,還是實體交往較為全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