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距離

情感距離

雜徒

「保持距離,以策安全」,這兩句話,可應用在不同處境中。過去幾年,由於冠狀病毒容易經過空氣傳染,大家都習慣了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,減少被傳染機會。一般在路上開車,我們也習慣跟前面車輛保持一定距離,免得出現狀況,來不及剎車。在輔導學的領域,輔導員需要有同理心,一方面體會被輔導者的經歷,但另一方面,也不能太融入對方的經歷中,若要對人有幫助,必須保持一定的情感距離。

好比戰地記者,當看到難民的飢餓情況,雖然非常同情,卻不能把自己僅有的食量全部施贈,若然就無法履行採訪的工作。救援的醫護人員,同樣要面對情感的起伏,要幫助那些在痛苦創傷中的病人,必須在情感上與病人疏離,才能鎮定地執行醫護工作。我很欣賞那些在苦難中做救援工作的人,他們天天看到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,感嘆為何人類不能和平相處,卻要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能多想,要控制情緒,等卸下責任後,才能放鬆抒發。

在我們的社會,從事心理輔導的專業,或擔任教會的牧師,都需要與輔導的對象保持一定的情感距離,否則無法客觀的協助分析。同一時間輔導夫妻,或家庭多個成員,更是要保持中立,才能被信任,提供中肯的建議。另一種情況,是神職人員在一天之內,主持婚禮和葬禮等多種禮儀,不同時段,面對歡樂,悲傷,嚴肅,輕鬆。情緒是不能假裝的,如何應付各種衝擊而完成任務,是每一個神職人員要面對的挑戰。

感情是中性的,也是自然產生的,然而怎樣表達卻有文化的傳統,和道德的規範。有些文化不容許人在公眾場合掉眼淚,特別在工作單位。我小時候母親的教導是,「男兒流血不流淚」,固然她希望兒子堅強,做個好漢子,但是流淚是否表示軟弱?壓抑情緒,不敢表達,是否就是堅強?如果我們認為哭泣只代表某一種情緒表達,也許對人類情感認識有點膚淺了。

另一種誤解是,把經歷與情感劃等號,認為某件事情發生,一定會產生某種情感。事實上,對一件事情的反應,可能牽涉個人的種族,政見,健康,家庭等等因素,處於同樣的情況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,情感沒有對錯。

一些娛樂活動,像是參觀球賽或音樂會,我們的期望是自己得到滿足。付了門票,就讓個人情感被帶動,得以激發。然而在輔導別人的情況下,目的是要對方得幫助,那就需要先把自己的感情放一邊,也得與對方保持情緒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