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離不是問題

pink clouds
Photo by Ömer Aydın on Pexels.com

雜徒

新冠病毒(Covid-19)肆虐的三年,對全球人類的健康與壽命都有嚴重影響,我們被動的進行各種生活的調整,很多從沒想過的互動方式,隨之發展起來,未來的社會和文化如何應變,還存著很多未知數。

前不久我進行視力例行檢查,重新調配眼鏡。上一次是驗光師,做各樣的檢查,然後讓我坐在高椅子上,靠近兩個眼孔的機器,通過不同鏡片看前面大小不同的字母,找出適合的鏡片強度。跟著憑處方調配眼鏡。這次到了醫療室,只看到一名技術人員。她也是用各種儀器,替我做基本檢查。待坐到高椅子上,才知道驗光師不在現場,乃是通過網絡在另一個地方,甚至另一個市鎮,遙控機器。我可以跟她在螢幕上對談,就像面對面一樣。結束這程序後,技術人員把我連接到另一個眼科醫生處,替我解讀各種測驗數據,也是通過螢幕交談,最後拿到眼鏡處方和報告。

後來我跟現場的技術人員聊天,才知道這種遠距的眼科檢驗,越來越普遍,主要是服務一些偏遠小鎮,並在醫療人員不足的情況下,讓醫生可以照顧更大地區的病人,並且有效的使用時間,讓病人方便約見。怪不得現在很多醫生,都在個人資訊欄,加上一則:可以安排遠距進行諮詢和診斷。新冠病毒疫症後,只會加速擴大這種服務方式。

另一個通過遠距網絡安排,越來越普遍的,就是進行各樣教學。特別是文科,不需要現場特殊儀器的教學,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在各自的地方,幾十人輕鬆地進行學術討論。有些大學院校,慢慢取消現場教學,以節省開支。也有一些學校,研討跨州跨國的教學,未來教育會有一個新局面。

基督教會的運作,在疫症期間,因很多教堂都關閉,崇拜就在網絡上進行,固然有人對網上崇拜有些抗拒,卻有人認為比現場更方便。疫症後,不少教會研究如何擴展網絡事工,除了崇拜,還有學習班,籌備會議等各樣活動。有些教堂重開後,也保留網上現場轉播,方便不能開車到教堂的人士參與,這就成了新的常態。 然而,正如未來學學者奈斯比特(Megatrend by John Naisbitt)在1982書中所說的,高度科技的世界中,人還是渴望有實體接觸,(1999 他出版新書,以此為題 High Tech High Touch),這是人類社交的天性,也是人生意義的基礎之一。也許有一天科技可以成功傳送味覺嗅覺,甚至各種情感,但是人與人實體的接觸,有一定的必要性。我確信人類會不容許機器取代自己,否則人就沒有存在的必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