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群眾中

在群眾中

雜徒

每當我們在一群人當中,會不期然釐定自己跟他人的關係。若是在外地,也許我是跟當地居民毫不相干的遊客,我不懂他們的語言,當地人歡迎我只因為我來消費,和願意多認識他們的文化。在自己的地方,我們看球賽,參加音樂會,逛農家市場,星期日上教會,參加兒女學校活動等,都會遇到不同的群眾。我們或因興趣相同而參與,或因某人邀請,但一段時間後若如感到格格不入,這就觸動我們對交際的反應。

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,有關一個人性格,是否內向還是外向。回想過去,我發現自己在社交方面是介乎兩者之間,是「雙向」的性格(ambivert),我享受獨個兒看書聽音樂,樂於獨處,但也喜歡在志趣相投的群體中活動,特別是教會。處於相同信仰的群眾中,我的精神就來了,與這個談幾句,與那個聊一下,我可以過一個下午而不感到累。

作為牧師,我在信仰的群體中,也許被看為領導和教導的角色。就像喜歡教學的老師在一群學生當中,不同的學生,問不同的問題,最能推動思考,刺激大腦。何況在教會當中,大家有一定的信任,言談中也會分享各自生命的體會,彼此鼓勵,樂此不疲。

然而,不是每個牧師都是這樣性格,更不是每個人都有類似反應。朋友中就有人不善於言語表達,有時候10個人在一起查考聖經,他可以整個晚上不發言。私底下他跟我說,不是故意的,只是想不到要說什麼,也不介意安靜地聽別人分享。

有話說,「相識滿天下,知心能幾人」。有外向性格,社交情商,能廣泛結交朋友,在這個時代有好處,因為到處要求團隊合作,發揮協同力量。然而,朋友圈越廣,必然包括了不少泛泛之交。真正有深交的「知心人」,通常不會多,因為得付出時間和精力,就是彼此有共同信仰和價值觀,也需要長期經歷與考驗。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,能分享共同經驗,常只是一段短暫時間,事過境遷,實在難於維持深交。

過去的四年,我搬了兩次家,而且是不同州,不同環境。每次到了新環境,參加新教會,總有一段適應的時間。從一個人都不認識,慢慢參加一些小組,與幾個家庭多來往,都得花時間與精力。人的交情由淺入深,若不先談一些無關重要的事情,就難以碰觸心靈深處。在教會的群體中,我願意與每一個人談話,彼此認識。但因為每個人志趣不同,不可能都成為知心。友情是不能勉強的,然而多一點參與群體及小組活動,必定會遇到談得來,能互動的朋友,也許有一天,就成了知心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