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秀的孩子

優秀的孩子

雜徒

跟一些朋友談起來,少不了會說一下各自的孩子。有些朋友談到自己孩子,一提及在高中得到獎學金,可以進名校唸書,學費全免,眼睛都亮起來。若聽到別人誇讚自己孩子優秀,更是露出滿足的笑容。優秀的孩子,是很多父母引以為傲的。

一般申請美國名校,除了在報考主修範圍的科目裡,有好成績以外,還得在其他方面有好表現。一些學校更會考慮申請人的領導才能,是否善于跟他人溝通,有否團隊精神。校方也會考慮申請人如果參與球類,音樂等校隊,會不會有出色的表現,為學校爭光。除此以外,高中老師的推薦,家人與學校的關係,申請人以後對學校可能的貢獻等等,都是考慮的因素。能進入新生錄取率只有5%的名校,當然有過人之處。

然而,這些被錄取的條件,都是看個人的外在表現。可以被一些審核員,按照標準打分,名列前茅,卻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。個人的思想感受,有無自省及道德判斷的能力, 屬於一個人的內涵。

最近因為一位女子職業籃球新丁Caitlin Clark 的加入,引發很多運動界的討論。她除了籃球的技術超越其他人的期望,更是吸引很多小女孩,以她為模範,她也不嫌麻煩賽後替她們簽名。她不單自己能投射,更懂得傳球,讓隊員得分,整隊就可以勝利。賽後的訪問中,她從不作人身攻擊,無論贏輸,也不嘲諷對方球員,以專業精神贏得別人的尊重。有一次記者問她,如何面對「死對頭」,她的問答是,「這只是籃球比賽,說不上什麼恩怨。」她是一個有內涵的人。

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先天的條件,是不能更改的,例如身高,人體器官的功能等。然而,能否承認與接納這些先天條件,與人比較雖然有分別,却無高低之分,因為我們沒有選擇。後天的價值觀,卻是可以培養和學習的。人在信仰裡,能尋找自我存在的意義,學習如何對待他人。

無論是否在別人眼中看為優秀,或者在某一種制度下,被視為成功,人生大部分時間,都需要面對內心的感受。若老是要取悅及滿足別人對我們的期望,而輕視自己的需要,這是不健康的自我了解。在極端的情況下,甚至失去自我。另一方面,若不考慮別人的回饋,不理會客觀的評價,不明白身處的情況,又變得自我封閉,與外界脫節。最好能在自我判斷和外界評估中取得平衡。

我從不要求我们兒子,成為「優秀的孩子」,但是我期望他有平衡的心理,穩定的情緒,過獨立生活,能與朋友同事合群,敬愛上帝,關心他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