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徒
中國茶藝有關茶壺的品評,首選是宜興陶瓷,特別是紫砂壺。茶壺的市場價格,大致分全手作、半手作、和機製三等。其中全手作的,又以國家級師傅作品最為昂貴,一般價格每個都在500美元以上,叫價幾萬元也不稀奇。
手作茶壺除了是一個茶具,也是藝術品。有話說,「情人眼裡出西施」,用於手工藝術品,確有道理。就算是同一款式,同一師傅,也是獨一無二的成品。消費者所付的錢,不單是買一個東西,而是對師傅技巧和心思的欣賞,也是肯定師傅累積多年經驗的手藝,和製造過程付出的精力。
至於機制成品,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,操控機器的工人,遲早會被更精密的機器取代。就像過去兩百年來,不斷出現小型的「工業革命」,從新能源開發,到流水作業,至機械人操作,工業生產又快又好。
很多工業成品,無疑是可以藉著機器生產,但機器不可能取代所有人類活動。人的互動牽涉情感和對藝術的欣賞,人際間愛的表達,不管是现今还是將來,沒有機器可以做到。人工智能的基礎是邏輯,是數學物理,是數據。人類情感卻是非理性或超理性的「情」,是不能數量化的實質。
上一世紀美國一位行為心理學家Harry Harlow 研究小猴子與母猴的關係,發現母猴提供的,不單是食物。試驗中機器可以提供食物,但是每當小猴子遇到驚嚇、痛苦、孤獨,需要陪伴、呵護、安慰的時候,一定選擇真正的母猴。若沒有母猴,就算裹著軟墊看起來像母猴的架子,也聊勝於無。這些實驗的結論,就是小猴子與母猴產生「接觸的舒適」,是機器無法替代的,而且除了舒適,有母愛的小猴子,在社交與心理的發展上,情緒比較穩定成熟。
當然,用動物做實驗得出的結果,不能直接用在人類身上。但不需要科學家告訴我們,從文學與歷史中,我們知道愛的存在,親情的寶貴,友情的堅毅。可惜很多人在人倫關係上,沒有看重自己獨特的角色。或者說,沒有看到自己能夠給予的,是機器無法取代的,甚至是別人無法取代的。
若男人只需要找一個會煮菜會生孩子的女人做妻子,很多女人都符合條件。若女人只需要找一個有職業會修房子的男人做丈夫,很多男人都符合條件。
要確定我們不能被別人替代,不會被機器取代,我們必須在吃虧的時候仍然施與,繁忙的時候抽空陪伴有需要的人,被得罪的時候寬容饒恕。二人在互動中堅守原則贏得尊重,並能分擔憂患分享快樂。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也是不能被複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