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常樂

知足常樂

雜徒

「知足者、貧亦樂,不知足者、富亦憂,」這說法,源於兩千多年前老子的《道德經》。這裡所說的知足,是指物質方面的擁有和使用,不是人格發展和知識經歷。然而,古今中外,若小心觀察眾生,都會得出同一結論: 不少人認為物質永不嫌多,愈多會愈快樂,所以必须無休止地爭取更多。

到底多少才是足夠?

不斷追求擁有更多金錢財富,也許真正想得到的不是物質方面的满足。

有人想得到的是權力。靠軍隊靠武力,統治一個國家,需要金錢支持龐大軍隊,購買大量軍火。靠人民投票贏取選舉,當上國會議員或總統,需要金錢支持助選團各種開支,購買媒體時間,發放信息。就算是一般商業機構,如果要當老闆或董事長,無不需要金錢進行運作,才能穩坐領導位置。

還有人努力增加財富,是為了安全感。經歷過貧窮或戰亂,或從小沒有家庭親友照顧,什麼都要靠自己的人,自然感受到,唯有金錢才可靠。然而,需要多少錢,才能產生足夠的安全感?

這又回到基本的問題,多少才是足夠?

很多國家按照當地人民生活水平,經過研究,定出社會貧窮線。例如美國2023年一家四口,一年收入3萬美元,就是聯邦政府的貧窮線,超過此水平,就是足夠。互聯網上更有專家幫你算過,多少存款就能在65歲退休后保持現今的生活水平。

然而大多数人還是不放心,不能知足常樂,宁可拼了命也要積攒财富。

《聖經》說,「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,也不能帶什麼去,只要有衣有食, 我們就該知足。」,這裡所說的物質,像衣服食物,目的是為了生命基本需要,而不是為了享受,更不是用以炫耀。所穿衣服若能保持正常體溫,可以替換洗滌保持整潔,就是足夠。食物若能維持體力與營養,成人每天熱量維持約2000至2500卡路里,一般來說就是足夠,不感到飢餓。多吃反而導至發胖。有了基本生存需要,我們就「應該」知足。這是一種價值取向,是一種信念,不是邏輯推理得出來的結論。

我慶幸在年幼的時候開始,就接受了知足的價值觀念。回顧過去的幾十年,曾經為省一點郵費,連寫信都要用最薄的紙,寫最小的字。也有過天天穿同一件外套,就過了一個會下雪的冬季。心裡快樂,是因為有吃有住有家人朋友可以來往。心裡踏實,是因為有神作我生命的主宰。天天感恩,是因為自己的生活已經超越貧窮線。 人能夠知足,不整天想著為自己積存更多財富,而把精神時間,甚至金錢,用在培養個人心靈成長,榮神益人,必定得到持久的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