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徒
最近一次講道,經文取自帖撒羅尼迦前書,提到希臘帖撒羅尼迦城。以前曾經到此一遊,除了拜訪紀念保羅傳道至此的小教堂,也參觀了海邊一座近20呎高的雕像。這座雕像,紀念公元前330年間,建立希臘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,騎在陪伴他20年到處征伐的名駒Bucephalus上。旁邊還有一列長矛,代表當年在小亞細亞、中東、波斯等地所向無敵的長矛陣。帖城在古代屬於馬其頓國,就是亞歷山大的故土。他20歲即位,在13年間統一希臘各國,並開始往東征伐,推翻波斯帝國,建立希臘帝國。然而32歲英年早逝,帝國隨即被手下將軍瓜分。
到世界各地旅遊,若有導遊,總會在一些名人的雕像前,講解這位人物如何顯赫一時,在宗教、軍事、文化、政治等方面影響深遠。年輕時,喜歡在一些名人雕像前,模仿他的姿勢,拍一張合照,後來知道這是極不尊重的舉動,也就停止了。
為人立像,大多數是為了讓後人紀念。然而,在何處設立雕像,卻離不開政治與文化的影響。這個時代,我們看到很多曾被敬佩的名人雕像,由於時代變遷或民主革命,結果被拉倒,甚至成為暴民踐踏唾罵的對象
看到這些名人雕像,我想到他們的成功,背後都有許多「無名」的人,付出努力甚至生命,這些人在歷史中沒有記載,也不會有人紀念。比方說,跟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的將士,有些離開家以後戰死沙場。有人從軍,一去就是幾年。當征服了一個地區後需人去治理,有人就分派成為地方官員,定居當地,另組家庭。不管是軍人,還是負責補給後勤的勞工, 很多人離開原居地之後再也沒有回去,他們的家人也不曉得如何面對未來的日子。
回想成長時,讀了無數英雄和名人的故事,不期然就有了夢想,有一天也成為名人。長大後才認識到,英雄只是講论一個人對某一個國家或團體的成就,都是相對性的。外來擴張勢力的英雄,往往帶給原住民災難。皇室貴族的英雄,常導致平民的窮苦。宗教與政治掛鉤,更是彼此利用,為英雄們帶來權力與財富,卻苦了沒有機會受教育而只能提供勞動力的百姓。
對一個人的評價,應該包括他的為人和品德。因此,我寧可做一個平凡人。只要清楚從神領受的人生呼召,爭取機會學習,用自己的才幹貢獻人類,愛神愛人,持守道德價值觀,自己快樂,也讓周邊的人快樂,就很滿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