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徒
舊同學在媒體群組裡,轉發了一張看起來是普通事物的照片,但用心去看,慢慢就會看到「耶穌」。
幻想成為形象(pareidolia),是一個現代名詞,描述人在隨意的事物中,看到一個人的相貌或動物的軀體。曾經有人在以下的事物中,看到耶穌像:吐司,咖啡表面的泡沫,石頭,木板,糖果,樹幹,牆壁, 浮雲。一般所謂耶穌像,是長頭髮大鬍子,符合歐洲17世紀名畫家筆下所描繪的耶穌。大部分人看到,會一笑置之,也有少數人,視為耶穌顯靈,在該處膜拜,或尋思出現的意義。
耶穌真實的相貌如何,沒有任何歷史文物流傳下來。到了17世紀歐洲寫實畫家,因為教會的影響,多以聖經記載為題材,耶穌的相貌穿著,就憑當時歐洲人的想像,畫成高鼻子藍眼睛。
至於雕像,教會一向小心,遵照聖經十條誡命的教導,不能有任何人間「偶像」代表神。然而當時社會階級分明,只有帝皇貴族才有機會受教育,一般平民沒有條件讀書,單憑聽講常會對聖經記載混倄。於是為了傳達信息,教會就利用圖像、彩色玻璃、鑲嵌小磚塊等,描述聖經人物和事件。逐漸也使用雕像,助人分辨這是耶穌,那是彼得。到了11世紀,東方使用希臘文的教會,和西方使用拉丁文的教會,在此意見分歧,以致西方教會保持立體雕像,東方教會只有平面圖像。
最近到秘魯旅遊,在馬丘比丘城一個小教堂裡,看到一尊耶穌像,是黑皮膚的,而且下身穿了一條裙子,被釘在十字架上。導遊解說,當時西班牙教會,為了向本地印加人(Inca) 傳教,刻意把耶穌的膚色與穿著,描述與他們文化一致,消除種族隔閡,讓本地人可以接納耶穌。
若以傳講信息為主,利用圖畫與雕像解說,就與今天的動畫和人物模型無異,都只是媒介。體會到真正的耶穌通過聖靈住在我們裡面,人就可以把媒介放在一邊,專注用心靈與耶穌互動。雕像是物質所造,無論怎樣逼真,不能永遠常存。有破損或被毀壞,對我們的信仰絲毫沒有影響。
若膜拜雕像,以為某處某一尊耶穌像或聖人像,能散發特殊能力,在該雕像前禱告,事情得以成就,這就成了聖經所說「拜偶像」,是神不喜悅的,因為把被造之物代替了創造的神。從這角度看,若看重某一本聖經,或一個小型十字架,以為拿在手上祈求,神就答應我們,這也犯了同樣錯誤。
真正的基督信仰,強調用心靈與神交往,認識祂,敬愛祂,過一個以神為中心的生活。若以自我為中心,求神滿足自己的慾望,給予所祈求的福,崇拜禱告只能說是一種表面的宗教活動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