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徒
去年到東南亞一些地區旅遊時,跟好幾個導遊個別聊天。言談間,我喜歡問他們一個問題,「在過去幾年新冠病毒流行期間,你做了什麼事情?」
自從2019年底,新冠病毒成為全球疫症後,很多國家都對外封鎖,禁止外國遊客入境,以遏止疫症蔓延。之後三年,所有旅遊業和有關活動,幾乎全部停頓。靠遊客做生意的旅館、餐廳、酒吧、商店,以致汽車,渡輪,各種交通工具,全部停用。究竟從事旅遊相關行業的人員,那幾年靠什麼生活?
馬來西亞的年輕導遊跟我說,他回去農村跟哥哥一家種田, 非常辛苦,原先也是因為這樣才到城市尋找其他就業機會。可是一旦沒有遊客,他無法謀生,只好回去老家種田。有一位划橡皮筏的導遊小伙子卻是另一個想法,他說那幾年回去幫忙父母種田,倒是蠻開心的,將來存夠了錢,打算買一塊地,種水果蔬菜,應該會感到快樂滿足。還有一位導遊說,那幾年沒辦法,只好什麼工都做。這裡兩個月幫人家修房子,那裡三個月做警衛,也試過貸款做買賣,可惜都失敗了,目前還需要還債。
以前旅行認識了一位土耳其的導遊,现在臉書上還有互通消息。在新冠病毒蔓延的幾年,他不但在後院搭建雞舍,養起雞來,還常常乘船出海釣魚,釣到的都是要雙手捧著的大魚。疫情稍為好轉,他就趁著機會,在附近的城市,尋找新的景點及路線,做好準備恢復導覽工作。
從這些導遊口中,一方面體會旅遊行業的困境,另一方面也敬佩他們面對現實的勇氣。人總是希望活下去,若從事的行業受到打擊,又無法從政府或社區取得援助,還是得想辦法生存。人生若遇到不可預期的突發事件,除了禱告求神幫助,也需盡量從本身條件設想,尋找出路。
念中學的時候,父母和師長都勉勵要用功讀書取得學位,彷彿那是唯一能確保日後找到工作謀生的途徑。後來才體會到,學位固然重要,一技傍身更為寶貴。不少新移民,就是靠雙手,替人理髮,維修房子,縫補衣服,修理汽車,或烹煮食物等,在一個陌生地方活下來。能有一門手藝,可以在不同文化中,提供服務,換取生活所需,是一件美事。
現在新冠病毒疫情已告一段落,全球旅遊復甦,我為那些渡過難關,重新出發的導遊,感到高興。也讚賞那些不斷學習,把自己民族歷史與文化,介紹給外國遊客的專業導遊。作為遊客,我們是不可能在幾天之內,充分了解當地的情况,但起碼從不同導遊口中,對當地的生活有更深體會,也是旅遊的收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