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徒
最近為了回答兒子一個有關親戚的問題,就整理一下自己的家譜圖(genogram)。
幾十年前還需要手繪的譜圖,現在都有電腦程序幫忙,只要輸入姓名,父母是誰,配偶是誰,兒女是誰,生卒年日,很快就可以用圖表顯示出來。藉著姓名,就可以跟其他親戚連上,看出整個家族好幾代人彼此的關係。
有些程序,除了用四方形代表男性,圓形代表女性,也用不同符號標示複雜的親屬關係,例如離婚,再婚,同居,分居,領養等。更有些程序,包含各人的健康情況,可以追查遺傳性的疾病。有些则包含財務狀況,看出從誰開始累積財富,或從誰開始家道中落。有些包含移居歷史,指出家族從那里遷移何處,了解種族語言的演變。
完整的家譜圖,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家族的變遷,進而观察族人如何影響自己的性格、行為、和價值觀。
我們家族,聽父親以前提及,由十個中文字排成兩詩句,每一個字代表一代,總共就是十代。男孩名字都根據他同一代的「字」來取名,讓後人一聽就知道輩份。家族的祠堂,列明每一代人的「牌位」。到了父親的一代,就是十九世紀初,由於戰亂和世界的變遷,這些就慢慢失落了。我手上有的資料,只能追溯到以前四代。
每逢農曆新年,親戚都會互相拜年。記得年少的時候,當客人離開後,母親都會特別解釋這親戚與我們是什么關係,按照家族,定出親或疏,近親就應該多信任,少計較,彼此幫忙。我因為沒興趣去區分各種親屬關係,就回她一句,「不管是誰,多來往就親,少來往就疏。」母親不以為然,責備我不懂親屬關係,不明白親情。
說實在,父母親都是第一代移居香港,同城沒有太多近親。到了我這一代,又移居到了美国。過去幾十年,難得有什麼家族活動。對我來說,不論親戚與朋友,都差不多。多來往,多交談,一起參與活動,關係就親密。
有了家譜圖,起碼在記錄上我是跟一些人有親戚關係的。雖然住處附近沒有一個近親,但我是這個家族一份子卻是事實。也許有一天在世界某個角落,跟人比對一下家譜,發現原來我們是親戚呢,那也是蠻有趣的。